基孔肯尼亚热近来哪些地区出现
截至2025年8月,基孔肯雅热疫情在国内仍以境外输入病例为主 ,集中在广东、云南等与东南亚交往频繁的省份。 核心分布省份境内传播与东南亚接壤或人员流动较大的地区关联密切:广东省:2025年7月佛山市出现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地传播疫情,是当年最活跃的地区 。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主要分布在热带 、亚热带的非洲、南亚、东南亚以及美洲部分地区。 区域分布特点 基孔肯雅热由伊蚊传播,以下区域风险较高: 非洲:东非(如坦桑尼亚 、肯尼亚)、西非(如塞内加尔)为传统流行区。 亚洲:印度、泰国 、马来西亚、菲律宾近年均有暴发记录 。
佛山基孔肯雅热主要集中在顺德区的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 ,此外,佛山禅城区 、南海区也有确诊病例。根据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通报,截至2025年7月22日 ,顺德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934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
基孔肯雅热(正确名称)最初起源于非洲坦桑尼亚 。(用户提到的“基孔肯尼亚”可能是“基孔肯雅 ”的误写,该病毒名称源自坦桑尼亚的方言 ,意为“弯腰”,形容患者因关节疼痛无法直立的身体姿态。) 主要流行区域该病毒最早于1952年在非洲坦桑尼亚发现,近来广泛存在于非洲 、南亚、东南亚及美洲热带地区。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 ,这两类蚊虫在我国广东、云南 、海南等气候温暖湿润的省份分布较多。如2023年广东某地曾报告过因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地蚊子叮咬传播案例,但都未形成大规模扩散 。
当前基孔肯雅热疫情主要集中在美洲、欧洲部分地区和亚洲中国南部。 美洲地区 全年确诊病例超过28万例,占全球总数一半以上 ,是当前疫情最严重的区域。 欧洲地区 主要受法国海外属地疫情影响,例如留尼汪岛出现异常感染激增 。
罕见!广东发现1例黑热病确诊病例!传播与白蛉有关!
日前,广东深圳大学总医院确诊了一例极为罕见的病例——黑热病。该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从未出现过 ,上一次出现黑热病感染病例还是在2018年的厦门。病例详情:患者为75岁的陈伯的儿子,在出现高烧症状并经过一系列药物治疗无效后,陈伯带其来到深圳大学总医院进行治疗 。
白蛉是黑热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白蛉在中国分布很广 ,但主要传播媒介中华白蛉在长江以北一带活跃,长江以南罕见。白蛉主要在5-9月份进入活跃期,这个期间人们要尽量避免前往白蛉活跃区域或者有黑热病报告地区 。如果一定要去,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例如在房间使用纱窗和蚊帐、喷洒灭蚊剂等。
黑热病主要通过雌性白蛉叮咬进行传播,少数病例可以通过血液传播。主要传播方式:黑热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雌性白蛉,特别是中华白蛉 ,在我国是黑热病的主要传播者 。当雌性白蛉叮咬患有黑热病的病人时,会吸入含有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随后再叮咬健康人时 ,就可将原虫注入人体,导致黑热病的传播。
多地出现“鹦鹉热 ”患者,专家:大规模传播可能性较小
〖壹〗 、鹦鹉热大规模传播的可能性较小。3月以来,广东汕头、江苏南通、浙江杭州等地相继报告了多例鹦鹉热病例。这些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高烧 、干咳、肌肉痛、头痛 ,甚至腹泻,与新冠、流感的症状相似 。然而,专家指出 ,尽管鹦鹉热病例时有发生,但其大规模传播或暴发的可能性较小。鹦鹉热,又称鸟热 、鸟疫,主要由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引起。
〖贰〗、鹦鹉热大规模传播可能性较小 3月以来 ,广东汕头、江苏南通 、浙江杭州等地相继报告了多例鹦鹉热病例,这些患者的症状与新冠、流感相似,包括高烧、干咳 、肌肉痛、头痛 ,甚至腹泻 。然而,专家指出,尽管鹦鹉热病例时有发生 ,但其大规模传播或暴发的可能性较小。
〖叁〗、鹦鹉热大规模传播的可能性较小。以下是相关分析:主要传播途径:鹦鹉热衣原体主要在鸟类间传播,而非人与人之间 。尽管有通过鸟类活动产生的尘土传播给人的案例,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通常限于小范围 ,不是主要传播途径。病例特点:报告的鹦鹉热病例多与禽类有直接接触,表明感染与接触鸟类密切相关。
在微信群散发个人病例,什么情况下会被拘留
〖壹〗 、在微信群散发个人病例,若构成“散布他人隐私”行为 ,可能被拘留 。具体分析如下:处罚依据与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散布他人隐私属于违法行为,将面临行政处罚。具体处罚分为两档: 一般情节: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重: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贰〗、微信群发表不实新闻是有可能被拘留的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 ,若微信群中发表的不实新闻尚未构成犯罪,但违反了治安管理,那么发表者可能面临拘留或罚款的处罚。
〖叁〗、一般情况下 ,并未造成比较重大影响的话,基本都是处以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的罚款的,因此也不能说造谣付出的代价太低 ,毕竟是留有案底的。
〖肆〗 、泄露疫情信息。马某泄露未经公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信息,将涉疫人员陈某某个人身份信息及相关照片转发到微信群中,涉嫌侵犯他人隐私 ,公安部门依法依法给予马某罚款500元行政处罚 。
〖伍〗、在北京市召开第201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潘绪宏介绍:近期警方在工作中发现有个别违法人员编造传播谣言,侵犯公民隐私,拒不执行疫情防控措施等违法犯罪案例 ,在此通报3起典型案例。